山东神秘骨刻文料改写文字史 比甲骨文早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1日电 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殷墟甲骨文亦被认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不过,香港《文汇报》发自山东的消息称:近日,在山东省昌乐县发现的一种神秘骨刻图案引起考古界的关注。

有关专家表示该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并正式命名其为“昌乐骨刻文”。这意味着中国古文字的出现时间将大大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亦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2004年,山东省昌乐县民间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文物时,偶然从当地农民翻过的土地里找到一块牛肩胛骨,回家清洗后发现骨上刻有图案。肖广德没有想到,这次偶然的发现,竟然会引起考古界的广泛争议。

山东农地偶获刻图牛骨

从2004年到2007年,肖广德先后在昌乐县袁家庄等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了100多片带有图案的兽骨。期间他曾专程到潍坊、北京等地找有关专家进行鉴定,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些图案是腐蚀或者虫蛀的痕迹,或者是后人刻上去的。2007年7月,肖广德带着七块兽骨找到了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凭借多年的专业研究鉴定经验,刘凤君意识到这批资料极为重要。

独具慧眼教授亲察百骨

次日,刘凤君教授即驾车赶往昌乐,在肖广德家里看到了事先在桌子上摆好的一百多块刻有图案的骨头。据刘凤君教授回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观察分析这些刻字的骨头。这些兽骨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还有部分是鹿骨和象骨。大象确实在山东地区生存过,但在商代初期就已逐渐南移。这说明这些骨头至少会早于殷商时期。”

兽骨多图料乃记事文字

据刘凤君教授介绍,从这批骨头石化程度、颜色、黏合度等判断,其年代大约是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而肖广德收集的同时出土的骨耜、骨刀、骨锥以及磨光黑陶片和鬼脸鼎足等物品,亦属于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典型器物或残件。由于这些兽骨上面刻画的图案很多,有的上面有上百个,有的只有一两个,而且多为竖排。刘凤君认为这应该是一种记事文字,“只有文字才有可能这么集中大量出现”。

刘凤君表示,这批“字”的造型特点介于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与商代安阳甲骨文之间,特别是这些“字”有一些近似微刻,和同时期良渚文化玉器微线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刘凤君认为这批刻“字”的骨头应为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由于当时山东地区正处于东夷人居住时期,因此这些文字很有可能就是东夷文字。甚至安阳甲骨文就可能是延续着这些脉络,几经演变和发展而成。据悉,此前在昌乐县周围的邹平、桓台、寿光等地,以及江苏高邮和西安等都已发现过早期文字,遗憾的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考古另一盛事专家吁保护遗址

2008年7月30日,刘凤君教授邀请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教授、山东省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李来付教授、淄博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教授等5位专家聚集昌乐。在观看了大量的骨刻文字照片和实物之后,专家们进行了一次较深入的座谈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刘凤君教授的鉴定意见,认为这批文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并强调了这批文字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继安阳甲骨文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应把它作为中国的一件文化大事来做。同时,在山东昌乐发现的这种骨刻文字被命名为“昌乐骨刻文”。

证中国4千年前已存文字

刘凤君表示,“与安阳甲骨文不同,这些文字均是由一个主笔,然后加上补笔组成,类似画画,多数字符像人物、动物和植物的象形符号,布局和结构亦有规律可寻,有些部首反复出现,而且都是阴线刻在牛骨象骨上,所以应该是一种图形文字。从内容看,应该是记事的,而非占卜。”

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此次“昌乐骨刻文字”的发现,亦是考古界的另一件盛事。刘凤君表示:“昌乐骨刻文字”的发现,证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把现有认知的中华民族文字史提早了1000年左右,对于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同时,“昌乐骨刻文字”将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与古埃及象形文字有同样的重要性。刘凤君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对发现“昌乐骨刻文字”的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并组织进一步研究发掘。 (记者 殷江宏 实习记者 谭新道)

8300年东夷文化显山东人智慧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古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华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东夷人长期在山东地区活动,他们以鸟为图腾,创造了同期最先进的文化。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

东夷人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在在彰显了东夷人的智慧。而且,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东夷文化对后来的商周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龙山文化是东夷文化发展的繁盛时期,山东省昌乐有多处龙山文化遗址。“昌乐骨刻文字”就是在昌乐众多龙山文化遗址中的袁家庄遗址等地发现的。

中国文字发展史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一般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用来占卜吉凶的文字,是昌乐骨刻文字出现之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

金 文: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

小 篆:小篆又称秦篆,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文字在这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减少了书写和阅读方面的困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甲骨文、金文、小篆,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

隶 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它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由小篆转为隶书的“隶变”,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阶段。

草 书: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有了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

行 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在魏晋时代开始在民间流行。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 书: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是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楷书到了隋唐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模板之一。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没太大变化。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