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中国文字史--解码骨刻文与骨刻文发现者刘凤君教授

2011-09-01 赵焕祥中华网

人物名片

刘凤君:男,字龙朋,号神通居士,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骨刻文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校聘关键岗位教授,历史学、考古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美术考古和美术史教学研究与书法创作研究,是学界公认的美术考古学理论体系创建第一人,骨刻文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崇山石祖林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文化使者,“青州风格”佛像提出者。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殷墟甲骨文亦被认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不过,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却推翻了这一“既成事实”的理论。刘凤君发现的山东地区和关中地区以及内蒙赤峰地区的骨刻文,其产生时间可能在距今4600年左右,下限可能延续到距今3300年左右。刘凤君开始称这种文字为“东夷文字”、“昌乐骨刻文”,后认为这种早期文字应直接称“骨刻文”更科学,遂正式命名为“骨刻文”。这一文字的发现意味着中国古文字的出现时间将大大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也将发生改变。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有同样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中部地区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地区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古文化遗址经常出土刻划文字的骨头、石器、陶器和陶片等,其中骨头约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2005年刘凤君教授在济南见到一片刻字的骨头,认为是早期的文字。特别是2007年7月刘凤君教授又见到了昌乐县收藏的一批刻字骨头,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他首先公布了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产生和使用的一种早期文字,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并初步得到了学术界队可。刘凤君教授经过进一步田野调查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骨刻文的年代距今3300-4600年,确立了陶器符号与骨刻文、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

自2005年以来,刘凤君根据考古工作者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资料,同时根据他对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许多古文化遗址的多年调查,以及他对全国几十位收藏爱好者所藏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和综合研究,发现了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骨刻文,距今约3300年-4600年,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被认为是本世纪初的惊世发现。近期刘凤君教授将寿光圣城遗址龙山文化灰坑出土的一件骨刻文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年代距今3635年至3700年。为骨刻文年代的断定提供了直接的科学依据。2011年2月22日大众日报“守望东夷--记东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献”一文中说:“骨刻文是刘凤君教授继100多年前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是中国文字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

结缘骨刻文

刘凤君本人是国内美术考古学学科的创建人。2002年,他鉴定了济南四门塔丢失的阿閦佛佛头像,并将佛头像从台湾接回大陆,引起社会轰动。不少人慕名而来,带着文物古玩等稀罕物件儿,请他进行鉴定。

2005年,济南的一位朋友拿给刘凤君一枚小小的骨片。这枚骨片边长约3至5厘米,上面有一些神秘刻痕。刘凤君肯定的说:“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划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这枚骨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凤君对这件骨头刻划的认识,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2007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刘凤君在南郊宾馆参加山东书画家峰会,正在挥笔写字时,被从昌乐赶来的肖广德叫到了一楼大厅。“肖广德背着一只布包,热汗未消,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包来。当时他一共带了七块骨头。”刘凤君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骨头拿出来一看,我就为之震惊了。”

这批骨片是他在昌乐县袁家庄的农田里捡到的。当地老百姓翻地、挖山芋沟时,翻出了大型牛肩胛骨。最初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农具,带回家一洗,发现上面有刻画的痕迹。他从当地的老百姓手中,收集了近百块这样的骨片。他曾拿到潍坊、济南和北京请有些专家看过,探索骨片上神秘痕迹的成因。基本上被认为是草根腐蚀的或被虫子咬的。

刘凤君一眼认出,这些骨片和两年前看到的那枚骨片属于同一时期的刻字文物。

鉴定骨质物品的年代,需要观察骨头的石化程度。刘凤君说,经验丰富的考古学者有个窍门,用舌头舔一下,就能感知其石化程度--石化程度越严重,表面越粘舌头。昌乐县袁家庄古文化遗址主要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刘凤君认定,这些骨头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物品。

当时,刘凤君正在从事“中国早期文字与书法艺术”调查研究课题,对于金文和甲骨文等早期文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古文字的考古发现实践,他也都随时予以关注。

面前骨片上的痕迹,为什么不是虫蛀,也不是草根腐蚀?刘凤君认为:“虫蛀的痕迹是一个圆点接一个圆点,线条既不流畅也不均匀;草根腐蚀的痕迹是浮在表面,线条既没有规律,也没有深度。当时所看到骨片上的痕迹,明显是人工刻画的线条。”

刘凤君曾多次对昌乐县袁家庄遗址进行考察,他推断:如果真是从古文化遗址上收集来的,它应当就是山东龙山文化遗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还有一个可能需要排除,就是会不会是后人刻的?”研究美术考古学和古文字学多年的刘凤君判断,凭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模式,造不出骨片上的符号。当捕捉到古老文化的信号时,刘凤君承认自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老祖宗的东西落到了你面前,你不可能绕开。”面对这几枚骨头,刘凤君感到一种巨大的责任降临在自己面前。

此前,在邹平县丁公遗址,以及桓台和江苏高邮等地的考古发现中,也有同时期文字的零星发现,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基于自己对龙山文化时期文字的研究积累,刘凤君意识到,这批刻字骨片将为中国古文字的研究,提供重要而直接的线索依据。

2007年7月下旬,刘凤君自己开车到了昌乐。走进肖广德家门时,他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100多块刻字的骨头摆在桌上,其中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还有一部分是鹿骨和象骨。整整一下午,刘凤君都在观察分析这些刻字的骨头。“仔细一看,从骨质的石化程度、刻画痕迹的老化程度,以及刻划刀锋的运作来看,可以断定不是现代的痕迹,而是古人的作品。”

同时,刘凤君还仔细观察了和这些骨头同时出土的骨耜、骨刀、骨锥以及磨光黑陶片和鬼脸鼎足等,这都是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典型器物或残件。

当时,刘凤君就宣布:这批刻字的骨头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

刘凤君解释,支撑这个认识结果的依据有五:一,刻字骨头的石化程度,以及同出典型器物的年代;二,这批字的造型特点,介于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与商代安阳甲骨文之间,特别是这些字有一些近似微刻,这和同时期良渚文化玉器微线雕有异曲同工之妙;三,有刻字的象骨,大象在这一地区生存时间较长,直到商代初期才逐渐南移,说明文字的出现在商代之前;四、字符很多,应该是一种文字记事现象。这些刻划符号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寻,有些偏旁多次出现 。 有许多骨刻文成行刻几个字,有的十几个字 词章已经出现;五、近些年在山东省的邹平、桓台等县市,以及江苏高邮龙虬庄和西安花楼子等地都已发现过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文字,只是没有引起重视,

近些年刘凤君在重点调查济南至潍坊一带古文化遗址时发现三种情况:一是调查大汶口文化至商代遗址时才会发现骨刻文;二是一般小遗址不见,多发现在几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遗址中;三是只在遗址中边长一百米或二百米的生活区内才会发现骨刻文。为进一步确立骨刻文的年代和确定骨刻文是古人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提供了科学的诠释基础。

目前刘凤君已仔细观察分析过1000多块骨刻文和属于骨刻文时期的8件刻字玉石器、6件刻字陶片,约计3000多个字符。他认为骨刻文字型也很有规律,基本上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形或近似圆型三大类。刘凤君在2008年提出的物象的审美再创作性、指事的组合象征性和龙凤文化与凤字多样性的骨刻文三个造字规律进一步得到证实。

探索骨刻文上的艺术

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和仰韶文化刻划的符号都是一种文字产生过程中的指事现象。经过分析,刘教授认为“骨刻文直接继承了这一传统,把指事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造字规律”,“很明显,骨刻文是一种记事现象,毫无疑问是一种文字。”仔细观察和分析骨刻文,只能用指事和象形两书能得到较理想的解释和说明。它的字体结构和造字规律一部分是简笔画或形象符号,另一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指事”要求,由多个简笔画或多个形象符号组合成一组“整体”的字,也可以说是用一组形象符号写出来的画,或画出来的字。

骨刻文均属阴线刻。用放大镜观察,可清楚看出皆是用硬石工具刻划而成。笔画的两侧硬石工具刻划骨头时出现的凹凸边沿自然明显,有的骨头清洗干净后,阴线底部硬划的痕迹道道清楚可见。骨刻文刻划的精细流畅,有的十分娴熟。更令人叹绝的是它的微刻艺术。有的字长宽仅有 0.2-0.4厘米,我们今天靠放大镜才能观察清楚。但都刻划的清楚可辨,流畅有力,可与良渚文化玉器微雕图案相媲美。刘教授进一步认为:成行布局的出现,说明骨刻文已经是具有词章意义的文字了。有的五字一行,有的七、八字一行。从字排列的顺序和造型的变化上明显看出前后有密切的关系,是一段意思的连续表述。

通过分析比对,刘教授说:有三个问题比较清楚,一是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字,是对“书画同源”理论的最好解释;二是骨刻文已是一种重复出现的、有一定通用性质和传递功能的记事文字;三是骨刻文是商代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商代甲骨文主要是在骨刻文指事和象形图画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象形字是骨刻文和甲骨文、金文的基础,占数量最多。甲骨文和金文渐渐放弃了骨刻文大部分的组合指事字,逐渐新产生了一些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字,发展为成熟的文字。

骨刻文或改写中国文字史

骨刻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古文字的出现时间将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亦有可能会发生改写。

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 ,也是对“书画同源”理论的最好解释。骨刻文把仰韶文化、双墩遗址和大汶口文化等出土陶器符号至商代甲骨文之间1千几百年的空间充实了。陶器符号、骨刻文、甲骨文和金文……一脉相承。它可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同尊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体系。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早在公元三世纪前就消失了。所以,中国文字自它产生过程中的陶器符号起,自骨刻文以后,至今天的楷书传承有序,是研究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唯一的一份历史时间最长、发展序列最完善的文字艺术。

刘凤君教授在2008年出版了《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和2010年出版的《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后,学术界评价:“ 两部专著,已初步奠定了骨刻文学的理论框架基础。”近期,刘教授将出版他的第三本骨刻文专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

目前刘凤君所面临的研究工作仍然是繁重的。“古人通过这些文字,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目前谁都不敢说。”刘凤君表示,接下来文字破译的工作,是一项更为艰巨的工程。他希望通过书的出版,把他数年来在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调查过程中所收集和掌握的众多骨刻文资料公之于众,供全社会共同研究和探讨。

刘凤君教授发现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已得到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教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教授等权威专家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2009年山东大学已为刘凤君发现和研究的骨刻文立项,今年是山东大学110周年华诞,刘凤君教授发现和研究的骨刻文已被评为“山大百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