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骨刻文年代的初步科学推断

2007年7月,笔者根据考古类型学的器物类比法和出土骨刻文遗址的具体情况,对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刻文提出了推断其年代的7个根据。目前所掌握的骨刻文资料虽已远远超过当时的数量,但真正有年代可考、或有明确地层关系、或有直接科学类比年代的还是较少。初步统计,主要有以下六处:

图16 刘凤君在寿光市圣城街遗址龙山文化灰坑采集骨刻文。

图17 寿光市圣城街遗址龙山文化灰坑出土的陶片

1.2009年4—11月间,笔者带学生重点对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遗址进行调查。该遗址已被建筑机械挖的千疮百孔,推土机挖出的个个深坑四壁断面上,古文化层的堆积清楚可辨。10月26日我们在暴露的一处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采集到了一块骨刻文,一起出土的还有龙山文化蛋壳陶片、鬼脸陶足、磨光黑陶片和白陶鬶扳手等。(图16、图17)2010年5月笔者出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 时将该骨刻文编号为“寿骨60”。 2010年1月7日,笔者将“寿骨60”送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检测结果为3363±24BP,树轮校正年代为1690BC(68.2%)1625BC。“寿骨60”测试年代距今约3700年。近些年有学者对山东龙山文化的年代提出过疑问,认为其下限可能在距今3700年或3800年左右而不是距今4000年。“寿骨60”出自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其测试年代对研究山东龙山文化年代的下限也提供了直接参考依据。

图18 刘凤君(中)和李彦霖、黄成吉(右一)在昌乐县任家河遗址龙山文化灰坑采集骨刻文。

2.2011年12月25日笔者带领研究生赵鹏和李彦霖等,对山东省昌乐县任家河遗址进行调查,当时陪同调查的还有当地文物爱好者黄成吉。我们在村西河流东岸断崖灰坑里采集到两块肢骨,(图18)皆残,均有刻字。其中一块残长14.1厘米、直径3厘米,能辨认出8个字。2013年笔者再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时,将该骨刻文替换原“昌骨16”正式出版;另一块残长12.7厘米,直径2.1厘米,能辨认出5个字。该灰坑距地表约120厘米,东距民房仅有280厘米,灰坑直径约60厘米,深约50厘米,同出的还有龙山文化灰陶片和黑陶片。这次任家河文化遗址灰坑出土的骨刻文字体造型与“寿骨60”风格较为接近,再结合该坑同出龙山文化陶片分析,可能是一个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这是我们继“寿骨60”骨刻文后,又一次亲自在龙山文化灰坑中采集的骨刻文。

3.1985年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安花楼子遗址陕西龙山文化地层中出土12件刻字骨头。

4.1996年至1997年淄博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发掘的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出土两件刻字骨头。

5.采集于济南市章丘冯家遗址的“龙骨1”,与1984年发掘济南大辛庄遗址时在商代中期至商代晚期前段地层中出土的一部分肩胛骨相同。“龙骨1”出土地点距大辛庄遗址仅有20公里,同样应属商代中期或晚期前段的作品。

6.自195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发掘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时几次出土刻字骨头。前文已作介绍,不再赘述 。

另外,笔者在调查济南至潍坊一带古文化遗址时发现三种情况值得重视:一是发现出土骨刻文的遗址多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及商代遗址;二是一般小遗址不见,多发现在几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遗址中,这些遗址有的已被考古工作者确认为城址;三是发现骨刻文的遗址并不是全部遗址上都能发现骨刻文,而是只在其中边长一百米或二百米的生活遗址范围内才发现。这说明骨刻文的年代虽说主要流行在龙山文化时期,可能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产生并开始使用,一直延续到岳石文化和商代,甚至更晚一些 。

图19 莱阳市前河前西周墓出土的骨刻文类型字的陶盉

笔者主要以年代较清楚的以上6处骨刻文为基础,再对其它骨刻文进行年代类比分析,笔者进一步认为骨刻文产生和流行使用的年代距今约4600—3300年之间。其中很重要的“寿骨60”检测结果虽不能全面证明骨刻文年代历史,但它已处在推断年代的中间,为推断骨刻文年代奠定了科学基础 。骨刻文的产生年代不但直接与史前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陶器符号相连,而且它主要流行使用年代的下限又与甲骨文密切衔接。还应该指出的是,骨刻文不会因甲骨文出现而立即消失,它还在民间继续流传使用到两周或更晚的时期。1981年山东省莱阳市前河前村西周墓出土陶盉上的骨刻文类型字可资为证。(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