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骨刻文分布与分期

刘凤君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就经常出土骨刻文,但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并认为是自然腐蚀的。山东地区骨刻文主要集中在潍坊至济南地区,其年代距今约3300-4600年,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以距今约3700年的寿骨60骨刻文为界线,山东地区骨刻文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大汶口文化等陶器符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期发展为较成熟文字,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关键词] 骨刻文;早期文字;山东地区;分布;分期

[中图分类号] J8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145[2013]06-0063-04

一、骨刻文与骨头自然腐蚀花纹的区别和认定

骨刻文,是主要刻在骨头上的一种早期文字。从全国范围看,这种文字自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已多次相遇。公开发表的资料已有多处,如1953年发掘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时出土一件刻字牛肋骨、[1]1985年和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安花楼子遗址陕西龙山文化地层中挖出12件刻字骨头、[2]1989年秋考古工作者在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灰坑出土一件刻字骨头、[3]1990年夏在清理郑州电力学校二里岗商代中期遗址灰坑时发现一件刻字骨头、[4]1996年至1997年淄博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发掘山东桓台史家遗址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出土两件刻字骨头[5]等都比较典型。另外,江苏高邮龙虬庄和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遗址等也都出土过和骨刻文同时的刻字陶片。[6]以上种种情况与骨刻文的多次相遇,当时有的发掘者认为这些资料很重要,可能是文字或符号。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且多被误认为是草根腐蚀或虫蛀的 ,有的甚至认为是自然形成的骨花。笔者确认定这些骨头上的刻划符号是中国早期文字,并认为考古发现的这些资料是认定骨刻文是中国早期文字最直接、最科学的第一手资料。

受考古资料影响,自20世纪末内蒙赤峰和北京的文物爱好者开始收集这种有刻划的骨头。到21世纪初,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河北沧州、江苏徐州和山东许多地市文物爱好者也都收集这种有刻划的骨头。

半个多世纪以来,骨刻文没有被学界认识为中国早期文字,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刚开始骨刻文资料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认识它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多数人都把骨刻文认为是虫蛀或草根腐蚀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人工创作,这一观点对认识骨刻文起了很大负面作用。很多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时与骨刻文多次相遇,很遗憾都弃之不理。2005年春天笔者在济南文物爱好者手里发现一块上面刻着花纹的小骨头,当时笔者认定:“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划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文字。”当时笔者的认识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2007年笔者又发现和鉴定了昌乐收藏的一批有刻字骨头,当时笔者也认定并及时公开宣布: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7]2007年以后,笔者经过更广泛调查,发现这种文字在淮河、黄河和辽河流域许多古文化遗址都有发现,是当时北方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2009年笔者在“昌乐骨刻文”的研究基础上,将其定名为“骨刻文”。[8]

为了说明骨刻文与虫蛀和草根腐蚀以及骨花等骨头的差别,近几年笔者在田野调查时注意寻找实物。结果是找一件骨刻文容易,但找到自然形成的骨头很难,直到2010年春天笔者才各找到一件。经过几年的田野调查和对近数万件骨头的观察,还请教过一些搞自然科学的专家教授,笔者和学界有些朋友目前的认识是:骨刻文很明显是人工刻划,造型讲究而完美,多数都是弧线构成,都有一定的深度,刻划底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深有浅。线条流畅均匀,凹线底部都有明显的硬划痕。甲骨文以后中国字用笔多取直划,而骨刻文多取弧线,越早的弧线越多,到后期直线才逐渐增多,这是中国早期文字“书画同源”的特点。由多是弧线演变为多是直线,由富于变化的图画形演变为造型较固定的方块形,这是中国早期字演变的规律,也是中国文字由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进步过程。虫蛀的是一个圆点接一个圆点,线条既不流畅也不均匀。新骨头时,虫子咬嚼的可能性较大,骨头放一定时期后,对虫子来说就没有咬嚼的价值了。所以,虫蛀现象很少;草根腐蚀的痕迹是浮在表面,线条既没有规律,也没有深度。腐蚀的线条底部光滑平整在一个水平线上。再说,草根腐蚀的只能腐蚀朝上的一面,而许多扁平肋骨的两面和许多圆肢骨的各个面都有刻划,这应该不是草根腐蚀造成的;骨花没有刻划的痕迹,较浅,也没有什么规律,是骨头在自然风化皱曲过程中形成的,其形状类似于花朵。这种自然现象一般出现在骨质比较疏松而又多是弯曲的地方,如骨臼和骨头出现弯凹的地方,比较直的肢骨和比较平的肋骨两面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恰恰骨刻文多数刻在这上面。按理说,虫蛀和草根腐蚀或是骨花,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多,而且是重复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美的造型。再说,虫蛀和草根腐蚀或是骨花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普遍性,它不会只出土在大汶口文化至商文化的遗址中,在山东地区也不会主要集中在济南至潍坊一带。如果有的骨头真是在几千年前被草根腐蚀过,几千年后的今天,这种痕迹也早已在地下消失掉了。今天出土的骨刻文,多是当地群众在深翻地时发现的,距地表又多在几十厘米以下。这样的深度,不可能有什么草根和虫子。[9] 考古是最讲实证的,有些考古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本没见过草根腐蚀、虫蛀和骨花等自然现象,甚至他们根本也没见过或只见过几片骨刻文,就很盲目把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误认为是自然形成的,这是一个历史教训。

                   


收稿日期:2012-11-02

作者简介:刘凤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自然科学)“骨刻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DX001)阶段性成果。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2]郑洪春、穆海亭:《陕西长安县花园村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发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

[3]宋定国:《1985—1992年郑州商城考古发掘综述》,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9页。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电力学校考古发掘报告》,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183页。

[5]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博物馆、桓台县文物管理所:《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11期。

[6]龙虬庄遗址考古队编著:《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7]刘凤君编著:《昌乐骨刻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8]刘凤君:《“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出版的前生与后世》,《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4日。

[9]刘凤君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二、山东地区骨刻文的分布

近几年笔者通过重点对山东古文化遗址的调查和观察分析,初步确定临朐县西朱封、昌乐袁家庄和任家河、寿光纪台和圣城、淄博皇城和苏家庙、桓台史家、邹平周王村、章丘冯家和城子崖、济南大辛庄等遗址都发现过骨刻文。

分析山东地区出土骨刻文遗址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有以下五个引人注意的特点:(一)这些遗址都分布在山东省中部地区的潍坊、淄博和济南地区,这一地区也正是远古文化发展繁荣的地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遗址非常密集。从全国范围观察分析,在今天的江苏邳州大墩子村、陕西旬邑大店村和长安花楼子、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和安阳、河北沧州、内蒙赤峰等地的古文化遗址也都出土过骨刻文,但都没有山东中部地区发现出土骨刻文的遗址密集。骨刻文的产生和中国文明产生一样都是多元的,山东中部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河南郑州地区、内蒙赤峰地区一样,可能都是骨刻文产生的主要地区;(二)山东中部地区出土骨刻文的遗址基本都属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及商代遗址,说明骨刻文虽主要流行在龙山文化时期,可能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开始产生并使用,一直延续到岳石文化和商代;(三)山东中部地区出土骨刻文的遗址都是大遗址,基本都在几十万平方米以上,有的遗址如临朐西朱封、昌乐袁家庄、寿光纪台、淄博临淄区皇城、桓台史家、章丘城子崖和济南大辛庄等遗址已被确认是早期城址。说明文字的产生是与城市建设的发展联系较为密切;(四)这些遗址发现的骨刻文并不是全部遗址上都有发现,而是只在生活区边长一百米或二百米范围内才发现,说明骨刻文的制作和甲骨文一样都是在生活区或祭祀区,有专门人制作,又有较为特殊的使用目的;(五)2003年发掘大辛庄遗址,在商代晚期地层中还出土过甲骨文。[1]一个遗址的商代中晚期地层同时出土骨刻文和甲骨文,而且风格特点的源流传承关系较为明显,说明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甲骨文可能产生在商代的中期。近期在河南安阳地区也发现骨刻文,再分析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遗址也多次出土骨刻文,可能山东中部地区与郑州地区和安阳地区都可能是甲骨文产生的主要地区。

目前,笔者已正式出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和《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三部山东地区骨刻文专著。2008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昌乐骨刻文破译出哪些信息》,文中说:昌乐骨刻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古文字出现时间将大大向前推进,甚至已知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1]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等:《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考古》2003年第6期。

三、山东地区骨刻文前后时期的变化

科学断定骨刻文年代有一个逐渐认识过程,2010年1月7日笔者将在寿光市城东北角圣城古文化遗址龙山文化晚期灰坑出土的“寿骨60”骨刻文,送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检测结果为3363±24BP,树轮校正年代为1690BC(68.2%)1625BC, 距今约3700年。以此为基础,笔者进一步认为骨刻文年代距今应在3300—4600年之间,其使用年代的下限和甲骨文直接衔接。从山东地区讲,骨刻文经过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的早中期。

目前笔者已初步掌握山东地区骨刻文资料约1000件,但真正有年代可考、或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或有直接科学类比年代的很少,主要有寿骨60、任家河遗址龙山文化灰坑出土的两件骨刻文和龙骨1。龙骨1采集于济南章丘冯家遗址,与龙骨1近似的经过刻凿并经烧灼的动物肩胛骨,1984年发掘大辛庄遗址时出土过一部分鹿、羊、猪等肩胛骨的地层多为大辛庄商文化一至三期,即商代中期至商代晚期的前段。[1]大辛庄遗址出土的这部分动物肩胛骨,有的鹿肩胛骨也有刻划文字。笔者在调查大辛庄遗址时也采集到这种刻字的鹿肩胛骨残片。龙骨1出土地点距大辛庄遗址仅有20公里,两者应都属商代中期的作品。

我们可以距今3700年的寿骨60(图1)为界线,将山东地区骨刻文存在的1000多年时间初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图1 寿骨60

前期大约距今3700—4600年。对山东远古文化而言,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前期骨刻文的特点很明显:骨片上的字数少,每件多不超过10个字。综观前后时期的骨刻文布局,是一种顺其自然又有初步开始形成共识的自由舒适型。大约有三种布局:一种是在一块骨头上只刻一个较大的字,或有的虽在一块骨头上发现数个字,但其中有的字单独刻在一个空位上,与周围其它字缺少密切联系,这是一字一局;另一种是在一定空位上,中间刻一至几个字,周围再刻划一些字符,这是一种组合字群布局;再一种就是自上而下或横向成行的布局。第三种布局晚期较多,并发展成今后书法艺术的主要布局形式。成行布局的出现和发展,更能说明骨刻文已经是具有辞章意义的文字。前期骨刻文布局主要流行第一种和第二种。

前期骨刻文字的造型图画性很强,有的字很复杂接近绘画,明显是受到大汶口文化图画形符号的影响。如果按照文字六书划分,只有指事字和象形字,处于文字产生的初始阶段。骨刻文的字体造型看上去大小相差甚大,方圆皆有,繁简更是悬殊,有的仅有1至2笔构成,有的却密密麻麻线条如丝,非常繁琐。但其造型有规律可寻,大体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前期主要流行前两种,后一种出现较少。这种有规律的字体造型,为我们科学释读骨刻文奠定了基础。2009年以前笔者曾依此为根据释读了“尧”、“舜”、“龙”、“凤”、“鹿”、“豕”、“犬”、“人”和“鸟”等字,去年又提出了骨刻文的五种释读法,已逐渐引起学界重视。[2]

后期骨刻文大约距今3300—3700年,处在岳石文化时期和商代早中期。后期骨刻文的字数逐渐增多,一件骨头上十几个字常见,有的多达50-60个字,形成一篇篇小文章。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有的与甲骨文造型相似。后期骨刻文已初步发展为较成熟的文字。可以龙骨1和龙骨2为代表。

龙骨1(图2)是一块鹿的肩胛骨,是一块较为少见的骨刻文。其正面上部排列着5个

图2 龙骨1

刻凿的横长方形槽,上部两个槽内底有明显的烧灼痕。肩胛骨下部残缺,残存10个刻划文字符号。在骨头上凿槽烧灼的占卜祭祀活动,可能起源的更早一些,但占卜祭祀之后,把占卜祭祀的内容和结果用文字符号刻划在同一块骨头上,“龙骨1”应是目前所见较早的实物,显得弥足珍贵。可见,骨刻文不但用于记事,也用于宗教祭祀。后期用于宗教祭祀的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占卜现象。很明显,甲骨文应主要源自骨刻文。[3]

龙骨2(图3)是一块人骨盆骨,上端残缺,其中正面的中上部刻字残存20多个。其

布局虽显得有些乱,但仍能看出是上下竖排。星星点点、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不失为一篇小短文,其章法布局已和有些甲骨文的布局近似。更值得注意的是,骨刻文字体造型变化很大,图画性质的物象表现已渐渐消失,简易符号字体造型使人们很容易和甲骨文联系在一起。它可以说是骨刻文发展较成熟文字的代表,也可以把它推测为甲骨文产生的起始作品。[4]

图3 龙骨2

还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山东地区的骨刻文虽然对甲骨文产生过直接影响,但商朝的政治势力统治这一地区后,东夷族人仍延用自己的文化传统,刻写自己的文字,使用自己的陶器。在今天的胶东地区,东夷人的这种传统可能延用时间更长,1981年莱阳前河前村西周墓出土陶盉上刻划的骨刻文类型字可资为证。[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骨刻文主要是在继承双墩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又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这就确立了陶器符号和骨刻文—甲骨文—金文远古符号与文字发展脉络体系。[6]笔者对山东地区的骨刻文做工作较多,特别是以龙骨1和龙骨2为例对骨刻文后期的分析,理清了骨刻文与甲骨文的传承发展关系。其关系可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骨刻文产生和使用的年代距今约3300年至4600年之间,甲骨文始起年代距今约3200年,两者衔接密切;第二,在发现商代甲骨文的安阳和济南都发现了骨刻文,两者的风格也有前后继承关系;第三,两者都主要以骨头为载体,甲骨文发展为成熟文字,载体规范为只用龟底甲板和牛肩胛骨;第四,骨刻文发展到后期,几十字成行的布局大量出现,为甲骨文的章法布局奠定了基础;第五,两者字体造型都是在象形和指事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骨刻文后期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有的与甲骨文造型基本相似。笔者已释读的尧、舜、龙、凤、豕、犬、鹿、人、鸟等字中,绝大多数都和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第六,骨刻文后期用于宗教祭祀的逐渐增多,也出现了在肩胛骨上钻凿、烧灼占卜和刻字记事现象,这种做法和目的直接为甲骨文所继承。

(责任编辑:王闻音)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1]徐基:《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甲骨的初步研究》,《文物》1995年第6期。

[2]刘凤君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3-18页。

[3]刘凤君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1页。

[4]刘凤君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8页。

[5]李步青、吴云进:《山东莱阳发现一件罕见的仿铜陶盉》,《文物》1987年第10期。

[6]刘凤君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1月,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