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
时间:2009-03-23 10:37:46 来源: 作者:谢文文 赵丹阳 编辑:Kevin
醉心美术考古书写大家风范
——专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执教山大30余年;
他,致力于美术考古的教学与研究,是中国美术考古学学科的创建人;
他,酷爱书画,擅写金文,被称为“学者书家”;
他,亲赴台湾,迎回了失踪五年的“亲人”——济南四门塔阿閦佛佛头像;
他,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刻画文字——昌乐骨刻文,中国的文字史可能由此改写;
他,就是我们今天所采访的对象——山东大学美术考古所所长刘凤君教授。
“歪打正着”结缘考古
“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是一个偶然,没想到‘歪打正着’了。”刘教授如是说。
1952年生于山东蒙阴县的他,在海军北海舰队服过五年兵役之后,被推荐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从老根据地迈入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当时就觉得稀里糊涂地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分配到考古专业,也不知道考古是什么。”刘教授笑着说道。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他对古代美术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赏着那些精美的玉器、漆器、青铜器,抚摸着那些刻画上去的奇特的文字,他深深得沉醉其中。
说起与美术考古的结缘,刘教授谈到了他的恩师宿白先生,“我记得宿白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凤君啊,考古发现中的美术资料甚多,你如此热爱美术,将来可以尝试把美术与考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就是恩师的这样一句嘱托,为刘教授醉心美术考古、建立中国的美术考古学点亮了一展指路灯。
1978年,刘教授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大学执教,从事美术考古和艺术史教学。他深深记得恩师的嘱托,以不悔的执着与雷打不动的坚韧,兢兢业业地耕耘在自己的美术考古的那一片田地上,赢得了“一流(刘)教授”的美誉,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位建构美术考古框架的学者;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美术考古研究所并任所长;中国大陆第一位在美术考古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
商周情怀书金文
刘凤君教授酷爱书画,是国内外有影响的书法家,大家习惯称他为“学者书家”。他学书临帖自颜、柳入门,其后临二王,非常迷恋米体,从事美术考古教学和研究以来,更喜欢金文形象、动感的风格,遍临商周青铜器铭文拓片,将书法创作与美术考古研究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典雅、形象意美、浑厚凝重的金文书法艺术风格,被同行专家誉为“商周情怀,书道新风”。
刘教授经常举办和参加书画展览,且经常应邀为许多书刊题字,其作品被视为珍品多为博物馆和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刘凤君教授不但在内地兼任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山东东方艺术院书画艺术研究院等书画院院长和名誉院长等职,而且在港台地区亦有更广泛的影响。
在发现昌乐骨刻文后,刘教授笑谈:“现在我又多了一项新的爱好,那就是临摹骨刻文,仔细观察这些刻画出来的字符,弯曲有致,粗细有形,极富动感。我希望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能够得以更好地破译及流传。”
亲赴台湾“认亲人”
2002年12月17日,饱受了5年颠沛流离之苦的四门塔阿閦佛佛头终于顺利回归故里。在阿閦佛佛头婉转曲折的回归历程中,浸透了刘教授的一片拳拳热爱文物之心。
1997年3月7日深夜,济南历城区神通寺四门塔阿閦佛佛头被盗,国宝丢失,世人震惊,警方历经多年追查,虽抓获了3名涉案人员,但佛头杳无音信。刘教授一直关注着佛头的下落,他曾先后四次赴港台地区讲学,其间特别留意各收藏家和文物市场上大陆流失过去的文物,心存侥幸,希望能打听到和见到四门塔丢失的佛头。佛头丢失5年后,一个来自台湾陈女士的电话引起了刘凤君教授的特别注意,经过进一步地接触,刘教授初步认定陈女士口中的佛头像极有可能就是1997年丢失的四门塔阿閦佛佛头。
2002年7月18日,刘教授带着采到的石块样本亲赴台湾,鉴定佛头。谈到那个难忘的夜晚,刘教授记忆犹新。当日晚,圣严法师在台北农禅寺为刘教授一行设接风晚宴,宴会刚开始不久,圣严法师就急切地问:“刘教授,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就是四门塔的佛头?”刘教授若有所思:“大师,我是来认亲的,四门塔的佛像就像我们家乡的亲人一样,它丢失了,流落到台湾,大师您收留了它,丢失前我们常常见到它,太熟悉了,只要一见到它,我们就认得出,我们都盼望它能早日回家。”圣严法师连连点头说:“好!刘教授你是来认亲的,明天你就会见到佛头像,但愿它就是你们的亲人,如果是,我会亲自把它送回去。”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认亲人”,亲人之间,何分海峡两岸,都是炎黄子孙,血脉相承,一谈到亲人,大家都心心相印、融为一家了,这正是四门塔阿閦佛佛头像顺利回归的基础。
7月19日,刘教授在中山精舍见到了丢失5年的佛头像,通过仔细分析鉴定,他长叹一声:“是真的,这就是1997年我们四门塔丢失的那件佛头像!”刘教授出具了鉴定证书,并与台湾方面进行了三次商谈,他们决定把佛头像无偿捐献给济南市四门塔。12月17日,佛头像由圣严法师率领的护送团和大陆迎请团护送回到济南,受省政府的委托,刘教授以学者和领导小组成员的身份始终参加了主要的接待和交接工作。17日下午,刘教授参加了佛头像交接仪式,并作了最后的验证工作。12月 19日,刘教授和林保尧教授亲自参加了佛头和佛身的衔接工作,圆满完成了佛头像的回归大业,流浪5年的佛头终于叶落归根。
痛惜文物流失海外
谈到近期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鼠首兔首事件,一抹凝重出现在刘教授的脸上。他意味深长地说,那一百年屈辱的历史,那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国无可计数的珍贵文物流失到了海外,令每一个中国人深感痛心。鼠首兔首的拍卖,拍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件清代文物,更重要的是拍卖了一种感情,一种中国人爱国尊祖的感情。
面对数以万计文物流失海外的现状,如何使流失的文物叶落归根,刘教授有着自己的见解。建立流失文物档案是首要任务,整理出我国文物的流失状况,摸清家底,形成完善的流失文物数据库体系。再者,文物的流失途径主要有三——抢掠、诱骗以及输出,必须区别对待。被抢掠的文物应利用国际相关法律追回,而不是一味地用钱赎回,这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尊严。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为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创造有利条件。
“流失海外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艺术结晶。但我们必须看到,流失文物的叶落归根是一项艰巨任务,回归的道路漫长而艰辛。这不仅仅需要政府的不遗余力,而且同时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努力。”刘教授神色庄重地说道。
解码昌乐骨刻文
殷墟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几乎是不争的事实。2007年,一批刻字骨片惊现山东省昌乐县,引起了考古界专家学者的注意,这极有可能是较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它被命名为“昌乐骨刻文”,而其发现者及鉴定者就是刘凤君教授。他认为,这批刻字的骨头,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这意味着,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历史可能从此改写。
在刘教授的办公室里,他把发现昌乐骨刻文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2007年7月,一位名叫肖广德的男子带着七块骨头,让刘教授鉴定。据肖广德介绍,这批骨片是在昌乐县袁家庄的农田里发现的。当地老百姓翻地、挖山芋沟时,翻出了大型牛肩胛骨。最初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农具,带回家一洗,发现上面有刻画的痕迹。他从当地的老百姓手中,收集了近百块这样的骨片。基于自己对龙山文化时期文字的研究积累,刘教授意识到,这批刻字骨片将为中国古文字的研究,提供重要而直接的线索依据。
2007年7月下旬,刘教授自己开车到了昌乐。走进肖广德家门时,他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100多块刻字的骨头摆在桌上,其中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还有一部分是鹿骨和象骨。当时,刘教授就认定:这批刻字的骨头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后来,刘教授又多次派学生暗访,自己也亲自去昌乐、寿光、青州等地考察,最终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刘教授解释,之所以定为文字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骨片的石化程度、样式及字的基本特点,与以往的考古发掘在西安、邹平、高邮的资料基本一致;其二,这些骨片不仅有牛骨、鹿骨,还有象骨,距今四千年之前山东地区是比较温暖的,大象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后来气候变冷大象逐渐南迁,到商代前期大象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已经绝迹;其三,这些字的造型明显介于大汶口文化的图画符号和商周甲骨文、金文之间,是中间的过渡阶段,骨片上的文字很微小,雕刻的文字细如发丝,恰好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四五千年之前流行的“微线雕”艺术。
目前,刘教授最担忧的就是,昌乐骨刻文的保护工作。他呼吁,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昌乐骨刻文保护起来,使饱经风霜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得到应有的重视。
后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像刘教授所说,对待自己钟爱的考古事业,有着基本的态度,老老实实地承认,认认真真地对待,仔仔细细地分析,实实在在地解决。这就是一位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坚毅的人格魅力。在这里,只想恭敬地道一声:先生,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