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昌乐骨刻文”的神秘面纱

——专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

余光仁 尼松义

人物名片:刘凤君,中国美术考古学科创建人,“青州风格” 佛像提出者,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文化使者,"崇山石祖林”的发现者,“昌乐骨刻文”和“关中骨刻文”的发现者和鉴定者。刘凤君现为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2002年他被中国文物报社评为中国文博考古百位名家之一,2004年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服务局聘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刘凤君教授是一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已出版《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美术考古学导论》等学术专著;多次领队主持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1996年3月29日,因为刘凤君对中国美术考古学作出特殊贡献,山东大学为他专门成立了校级的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由他担任终身所长。这是中国第一个美术考古研究所,刘凤君是第一个招收和指导美术考古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他还是第一个系统构建中国美术考古学理论框架的人。因此,有人称刘凤君为“三个第一”的教授。

一、铭记恩师教诲,创建美术考古

人所共知,安阳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可是,有这么一位教授,他新近发现的“昌乐骨刻文”距今竟有400-4500年之久,比安阳甲骨文还要早上千年。他就是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刘凤君,让我们走近他,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带给我们的惊叹与快乐。

刘凤君1975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古学专业。当时许多老师都是国内一流的学者,恩师宿白先生就是一位才高八斗、学贯中西的专家。刘凤君深受学业恩师们治学精神的影响,对美术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时,刘凤君与恩师道别。宿白先生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凤君,你非常喜欢画画,这是美术,现在的考古发现主要是美术作品,你以后要把美术与考古结合起来,发挥你的长处,这也是考古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刘凤君把恩师的话铭记在心,不敢越雷池一步。他把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去实现。

1995年,刘凤君出版了《美术考古学导论》一书,赢得了学术界一致好评。学界评论认为:刘凤君是第一个构建中国美术考古学理论框架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教授称该书“给中国美术考古学搭构了一个基本框架,初步明确划定了中国美术考古学之范畴。”《文史哲》把《美术考古学导论》作为20世纪的一部史学名著介绍给学术界。

2001年10月,他的《美术考古学导论》被《中国文物报》读者投票评选为10种二十世纪中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之一,其他9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夏鼐等美术大师们的学术专著。

中国考古学的许多重大事情,刘凤君都有机会和它结缘。1996年11月,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了一批北朝佛像,一时间轰动国内外。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凤君发表了《青州风格佛像》的演讲,对青州佛像的性质、风格、类型、年代及重要性作了具体说明,他提出的“青州风格”得到国内外学术界承认。

广结善缘好运,促成佛头回归。2002年,刘凤君有幸组织参加和亲自赴台湾鉴定济南四门塔隋代佛头像,经过他各方面努力,台湾无偿捐回这尊佛头像,在海峡两岸以至世界各地引起很大反响,这次活动被称为“世纪初的功德盛典”,刘凤君被誉为“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功臣”。

多年过去,每每回忆起这件难以忘怀的往事,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自豪与神圣。他觉得,今生与佛结缘,处处为善,不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而且扩展了视野,人生更为充实。

二、慧眼识得骨刻,改写文字历史

刘凤君在事业征程上付出了辛勤汗水,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而写下最为浓墨重彩一笔的,要数他以慧眼发现“昌乐骨刻文”,并破译这种距今4000-4500年的古老文字的“密码”。正是这种让常人如读天书一样的文字,刘凤君却读懂了它;正是他的这一创举,有望改写中国的文字历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今天山东省中部地区的潍坊至济南地区,当地老百姓在种菜、挖土时,经常挖出带刻划符号的骨头,也有刻划符号的陶片、陶器和滑石器等。其中以骨头为最多,约占95%以上。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调查和发掘时,也有偶然、零星的发现,但都没有引起重视。这些发现的物件绝大多数都被毁坏掉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当地有些老百姓感到这些资料很重要,就开始收藏。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文物爱好者也开始从老百姓手里收集,他们的收集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存了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

上个世纪90年代,刘凤君也见到关于出土的这些物件零星的文字资料。他本身就对早期的文字非常感兴趣,2002年他开始启动早期文字与书法艺术的研究工作。2005年春天,济南景鸿堂经理请刘凤君看了一片出土于潍坊地区的刻字骨头。刘凤君认为,这是史前的一件骨头片子,上面刻的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2007年,是刘凤君研究昌乐骨刻文较为重要的一年。昌乐县有个文物爱好者肖广德,从2004年开始收集出土的刻字骨头。他虽然收藏得较晚,但收藏的速度很快。到2007年时,他已经收藏了近百块刻字骨头。他曾经去北京、济南找一些专家作鉴定,大多数人都给予否定,认为这是草根腐蚀所形成的;也有的说是虫蛀的,还有人认为是现在的人刻的。不过,也有一些人向肖广德推荐,请他找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的刘凤君教授作鉴定。2007年6月,肖广德与刘凤君电话联系,后者请前者抓紧带些实物来看。当年7月,肖广德带着7块刻字的骨头,到济南找刘教授。刘教授认真看过后,非常震惊和高兴!凭他多年的专业研究和鉴定经验,他感到这批资料极为重要,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刘凤君认为,这些字很明显是人工刻划的,造型讲究而完美,多数都是弧线构成,都有一定的深度,线条流畅均匀,凹线底部都有明显的硬划痕,根本不是虫蛀和草根腐蚀的。

刘凤君浮想联翩。他意识到:一、这7块骨头和他2005年见到的那块骨头是一样的,都是史前的遗物,应该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作品,距今4000-4500年,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比安阳甲骨文早1000多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二、要得出科学鉴定结论,还需要做大量工作,要得到学术界认可更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三、现在仿品很多,造假现象严重,而且作伪手段越来越高超。如果说这批刻字的骨头是现在人刻的,但现在的人不可能有这种创作思想和造型概念,因为它们和当下的书画创作理念不同。若是现在的人刻的,它必须有摹本,这个摹本就是真实的文物。刘凤君认为,我们必须把它找出来,为研究中国早期文字找到真实的资料。

后来,许多学者知道刘凤君的想法后都对他非常佩服。而刘凤君则称,其实他是多了一个心眼,这是他经常讲的逻辑思维的一种实际运用。有些学者认为东西是假的,就到此为止了。而刘凤君则不同,他有他的执著。“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对待古代文物的态度,应该是老老实实承认它,认认真真对待它,仔仔细细分析它,实实在在解决它。”刘凤君深有感触地说。

三、破译古字密码,研究再上台阶

识得古字不易,要解开古字的文化密码更难!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刘凤君不畏艰难,向着下一个目标大胆求索。

2007年7月底,刘凤君来到昌乐肖广德家里,认真看过他的100多片骨刻文,刘凤君在学术界率先肯定:这些都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4000-4500年。它们是东夷文字、记事文字,和安阳占卜所用的甲骨文不同。

在接下来的1年时间里,刘凤君潜心做学问,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一、他带着照片和录相,到北京、济南等地请教专家;二、他派学生进行暗访。收藏爱好者的东西是他们从老百姓手里收来的,刘凤君派学生去调查是否属实。三、他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反复论证。四、他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这些文字出土的地方都是龙山文化遗址所在地,绝大多数都出土在龙山文化的地层当中。五、他从更大范围调查发现的早期文字资料。六、2008年7月,他请北京和山东的几位专家进行座谈,他们都一致同意刘凤君的意见。七、他得到昌乐县政协的支持,进行系统研究。八、2008年,根据考古学以地名为基础的定名方法,他把这些文字定名为“昌乐骨刻文”。刘凤君认为,“昌乐骨刻文”并不是仅指昌乐出土的骨刻文字,而是指以山东省中部地区潍坊至济南一带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它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

随着研究面的逐步扩大,刘凤君对“昌乐骨刻文”的理解不断深入,“昌乐骨刻文”与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区别,他也有独到的解读。刘凤君研究发现,“昌乐骨刻文”均属阴线刻,其刻法是传统的硬石刻划方法。而桓台史家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出土的刻辞卜骨,可清楚地看出是用金属刀采用左右两斜刀刻成,笔画的两侧平整利索,与安阳甲骨文所用工具一样,使用的应是比较锋利的青铜刀。

刘凤君进一步分析认为,“昌乐骨刻文”所用的硬石工具可能是昌乐盛产的蓝宝石。“昌乐骨刻文”刻划得精细流畅,有的十分娴熟。更令人叹绝的是它的微刻艺术,可与良渚文化玉器微雕图案相媲美。龙山文化时期的微刻文字和良渚文化玉器微雕图案,代表了远古时期我国工艺雕刻的最高成就。“昌乐骨刻文”娴熟而又高超的刻划技法也告诉我们,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专门从事文字创作和记事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昌乐骨刻文”的造型和书写方法,与其说是写的字,不如说是画的画。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字体结构和造字规律以象形、会意和指事“三书”为主,表现的主要是物象符号,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而仔细观察和分析“昌乐骨刻文”,大多只能用指事和象形两书能得到较理想的解释和说明。

谈到文字的起源,郭沫若曾指出:“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至于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是更在其后的。”

从2008年开始,刘凤君抓紧编著《昌乐骨刻文》一书。他知道,只有把这种文字尽快介绍给社会、学术界,才能够得到充分关注,并有望完全将其破译。当年12月,他的《昌乐骨刻文》一书正式出版,立即引起学术界好评,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书中他介绍了“昌乐骨刻文”的发现与研究;介绍了73件刻字骨头,约有500-600个字符;系统论述了“昌乐骨刻文”的艺术风格、刻制技法、造字规律和如何解读等问题。新华社以《研究早期文字的奠基之作<昌乐骨刻文>面世》为题,对该书作了评论。

四、文化热潮兴起,重大发现不断

在发现“昌乐骨刻文”并出版《昌乐骨刻文》专著之后,刘凤君的学术地位进一步提升,他的头上笼罩着荣誉的光环。尽管如此,他毫不松懈,依然以百倍的热情,潜心做学问,辛勤耕耘在美术考古的田野里。

“今年以来,我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刘凤君向记者介绍。一、认识了一些新的文物爱好者,继续收集更多的关于“昌乐骨刻文”的资料。二、考虑解读这些早期文字。经过初步酝酿,目前他已解读了几个字。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他发现今天的关中地区也是早期文字产生和流行的地区。四、他准备出版《昌乐骨刻文第二集》,向社会公布更多的早期文字资料,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解读。五、他做各方面的宣传,向各级政府汇报,希望抓紧严格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尽快进行试掘。六、他强调“昌乐骨刻文”的意义:中国文明史有 5000多年,“昌乐骨刻文”是中国文明史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可以和古埃及的文字相媲美,但古埃及的文字在公元三世纪就失传了,而中国的文字从“昌乐骨刻文”之后连绵不断,直到今天,这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天道酬勤”,刘凤君对此深信不疑。围绕“昌乐骨刻文”,又有一些重大发现,可以互为佐证。他认为,这是天赐良缘。

2008年7月22日,刘凤君正在编著《昌乐骨刻文》一书,昌乐县政协王泳亮副主席对他说:“刘教授,下午咱们去看一个地方。”刘凤君问:“看什么地方?”王泳亮说,看一个当地群众称之为“石屌”的地方,当地百姓认为那可能是地下冒出来的。刘凤君去了一看,发现放置这些石祖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叫崇山,原是一个祭台遗址。该遗址原来放有近20个石祖。刘凤君为之备感震惊、高兴!他认为,这是一处远古的雕刻艺术,是一个文化奇迹,它们是以石击石技法和水磨法制作成的,是龙山文化时期父系氏族社会进入盛期的作品,也是世界巨石文化崇拜时期的遗物,和“昌乐骨刻文”的年代大体接近,都是东夷文化的重要遗物。这是刘凤君的另一个重大发现!

五、骨刻岩书互证,骄傲中华文化

在刘凤君发现“昌乐骨刻文”和石祖林的影响下,昌乐当地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2008年12月,昌乐县宣传部文物爱好者县向政协提供了首阳山发现疑似古文字的信息。县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初步认为这是人工刻划的,起名为“首阳山岩书”,并邀请刘凤君前去鉴定研究。

去年12 月20日,他对首阳山岩书进行了第一次考察鉴定。这处岩书刻划在较为平整的石面上,现暴露面积约20平方米,周围的字可能还被土埋在地下。随后,他又多次前往首阳山观察岩书,对其有了更确切的认识。

这处岩书是古东夷先民在这里祭祀时刻划记录下来的一些文字和符号。整个岩书分前后两个时期刻划完成,这是继“昌乐骨刻文”和“崇山石祖林”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是中国早期文字的鸿篇巨著。“首阳山岩书”不但和“昌乐骨刻文”互相印证,而且对研究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演变都是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刘凤君认为,“首阳山岩书”和“昌乐骨刻文”是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早期文字,都是东夷文字。首阳山岩书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昌乐骨刻文》一书的研究结论是科学的。

“昌乐骨刻文”、“石祖林”和“首阳山岩书”这三大远古人类文化奇迹,是先进东夷民族文化盛期的创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重要文化遗产。

遵循恩师的嘱托,凭着对美术考古事业的坚韧与执著,从沂蒙山区走出的刘凤君教授,正向着下一个学术高峰发起冲击,勇敢攀登!

《东方收藏》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