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骨刻文:比甲骨文早千年的文字
时间:2012-03-04 17:19:29 来源:山东商报2012年3月4日
作者:张金菊 编辑:阳光
一直以来,甲骨文被公认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文字。不过,这一流传甚久的理论有可能被“骨刻文”所改写。山东大学美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自2005年开始收集关于骨刻文的资料及物证并潜心研究,他不仅发现并命名骨刻文,还进一步成功解读了部分骨刻文。近日,学者丁再献出版骨刻文释读专著,骨刻文也再度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记者专访了骨刻文发现者刘凤君,听他进一步解读比甲骨文还早千年的骨刻文如何被发现以及他在骨刻文方面的研究成果。
骨刻文曾不被重视
刘凤君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山东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地区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古文化遗址就常出土刻划文字的骨头和刻字的石器陶器和陶片,其中以骨头占大部分。但直到上世纪末开始,一些文物爱好者才开始收藏这些骨头,虽然此前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时也曾有发现,但都没有重视,大部分被误认为是腐蚀或虫蛀的,也有人认为是骨头长时间自然变化形成。
在2005年春天,济南的一位朋友将一块刻有花纹的小骨头拿给刘凤君看,当时他就非常肯定那是史前的一块骨头,“而上面刻划的应该是中国早期的文字”。而早在2002年,刘凤君成功从台湾迎回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后,就开始启动“中国早期文字与书法艺术”的专题研究。“因为甲骨文至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之间相隔一千多年,中间还有一个空白期,而在这个时期应该存在一种陶器符号后新产生的符号或文字,并且这种文字应该还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这一块骨头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刘凤君,他开始多方寻找更多刻有类似文字的骨头并开始专门研究上面的刻文。2007年,刘凤君又发现和鉴定了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刻文,进一步丰富了研究资料,并表示骨刻文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它和安阳殷墟占卜甲骨文不同,没有占卜痕迹,是一批记事文字。
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之所以认定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刘凤君有自己的依据:“首先刻划的字符很多,应该是一种文字记事现象,而且这些刻划多数类似人物动物等的图象形符号,这可以很好的解释书画同源。更重要的是在已经发现的刻划符号中,其布局和结构都有规律,有许多骨刻文成行刻字,有的几个字,有的十几个字,这表明词章已经出现。”
根据田野考古调查以及对一些骨刻文科学测试结果,刘凤君认为:骨刻文年代距今约3300年—4600年。“前期大约距今3700-4600年,骨片上的字数少,难有超过10个字的骨片,字的造型图画性很强,接近绘画,如果按照文字六书划分,应该是处于文字产生的初始阶段。而后期骨刻文大约距今3300-3700年,后期骨刻文逐渐增多,一片骨上十几个字常见,形成一篇篇文章,有的与甲骨文造型相似。”综合骨刻文出现的年代和形态及所代表的意义,刘凤君认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期待更多学者共同解读骨刻文
目前刘凤君已详细分析和掌握了一千多块骨刻文和3000多个字符。刘凤君说:“发现古文字很重要,释读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释读出来,才能得知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具体信息”。而近年来,他已经从骨刻文中释读出“龙”“凤”“人”“鸟”“豕”和“犬”等字。已经出土的甲骨文距今大多三千年左右,而骨刻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刘凤君的发现则意味着中国古文字的出现时间将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也都可能会发生改写。
刘凤君表示,目前除了已发布和出版的骨刻文发现研究论文及著作,他也正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今后,我还将会继续在黄河淮河以及辽河流域的古文化遗址调查收集骨刻文的资料,并且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读骨刻文的方法,出版骨刻文发现研究和研究的丛书,为更多的学者和古文字爱好者提供参考和研究资料。同时我也希望学术界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和交流骨刻文,共同为中国古文字历史做出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刘凤君与骨刻文
刘凤君,男,字龙朋,号神通居士,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山东大学任教。主要从事考古学美术史和古文字教学研究与书法创作研究。刘凤君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骨刻文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凤君教授是学界公认的美术考古学理论体系创建第一人,骨刻文的发现者和骨刻文学理论框架的奠基者。2009年下半年,刘教授将提出“骨刻文”一词,他对骨刻文的发现也被认为是“继100多年前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是中国文字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目前他仍在继续从事骨刻文发现研究工作,足迹遍布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并独立出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等学术专著
http://tech.hexun.com/2012-03-04/13892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