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摘》摘编刘凤君“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论点

刘凤君先生:“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论点去年已被《新华文摘》 2013年第18期摘编:“刘凤君在《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骨刻文主要是在继承双墩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又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这就确立了陶器符号和骨刻文—甲骨文—金文远古符号与文字发展脉络体系。骨刻文与甲骨文的传承发展关系可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骨刻文产生和实用的年代距今约3300年至4600年之间,甲骨文始起年代距今约3200年,两者衔接密切。第二,在发现商代甲骨文的安阳和济南都发现了骨刻文,两者的风格也有前后继承关系。第三,两者都主要以骨头为载体,甲骨文发展为成熟文字,载体规范为只用龟底甲板和牛肩胛骨。第四,骨刻文发展到后期,几十字成行布局大量出现,为甲骨文的章法布局奠定了基础。第五,两者字体造型都是在象形和指事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骨刻文后期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有的与甲骨文造型基本相似。已释读的尧、舜、龙、凤、豕、犬、鹿、人、鸟等字中,绝大多数都和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第六,骨刻文后期用于宗教祭祀的逐渐增多,也出现了在肩胛骨钻凿、烧灼占卜和刻字记事现象,这种做法和目的直接为甲骨文所继承。”

2005年,刘凤君先生发现骨刻文后,他不但注重搜集有关资料和通过出书向社会介绍骨刻文,而且非常重视对骨刻文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他对骨刻文的造字规律、字体分类、章法布局、刻写风格、分布与分期、释读方法、与彝文的关系、早期文字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史前陶器符号和甲骨文之间渊源发展传承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都有一系列的理论构建。学术界对刘凤君先生的研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不但发现了骨刻文,而且把骨刻文的一些相关理论研究已阐释清楚,为今后骨刻文研究提供了可遵循的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思想。” 刘凤君先生发现骨刻文初始,就认为骨刻文与甲骨文“有着内在的渊源和传承关系。”2009年,他明确提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随后他对这一问题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完善了这一理论,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