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骨刻文:“证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来源:齐鲁晚报 2015-02-05 凤巢
2005年春天,刘凤君在济南文物爱好者手里发现一块上面有刻画的小骨头,当时他认定:“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画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2007年7月他又发现和鉴定了昌乐县收藏的一批有刻画的骨头,当时刘凤君也认定是早期文字,并及时公开宣布,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这些年来,作为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刘凤君教授,一直全心致力于骨刻文的发现和研究。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距今约3300的殷墟甲骨文。所以,国内外有些学者怀疑中国是否具有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一样的最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受到质疑。骨刻文的发现,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距今约4600—3300年,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2012年山东大学成功申办2015年在济南召开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3年11月,刘凤君教授向该大会第五专题组“史前叙事”提交了题为《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的论文。专题组召集人贝克教授给刘凤君教授回信说:“这一古老的书写系统(骨刻文)证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并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我们原本没有打算在‘史前叙事’这一议题中讨论中国的问题,但是我现在要改变我的想法。”“我可以确定,让大会秘书处知道您已经申请参加我们的大会。”2014年5月6日,贝克教授给刘凤君教授邀请函,邀请他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作为重点发言人之一。
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以来,因为甲骨文已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大家都在探讨甲骨文起源问题,寻找中国更古老的文明,长期以来都徘徊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上寻找答案。然而,这些陶器符号都距今约4500年,与甲骨文相隔1000多年的时间。刘凤君教授发现骨刻文初始,就认为骨刻文与甲骨文“有着内在的渊源和传承关系”。2009年,他明确提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他在《文史哲》2013年第5期发表的《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文中阐述了骨刻文与甲骨文传承发展关系的六个方面:一、骨刻文产生和流行使用的年代距今约4600—3300年之间,甲骨文起始年代距今约3300年,两者年代衔接密切;二、在发现商代甲骨文的安阳和济南都发现了骨刻文,两者的风格也有传承和发展关系;三、两者都主要以骨头为载体,甲骨文发展为成熟文字,载体规范为主要用龟腹甲和牛肩胛骨;四、骨刻文发展到后期,几十字成行布局大量出现,为甲骨文的章法布局奠定了基础;五、两者字体造型都是在象形和指事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骨刻文后期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有的与甲骨文造型基本相似;六、骨刻文后期用于宗教祭祀的逐渐增多,也出现了在肩胛骨钻凿、烧灼占卜和刻字记事现象,这种做法和目的直接为甲骨文所继承。所以,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晚期出现的成熟文字,也可视为骨刻文晚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类型。
随着骨刻文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今天西南地区的彝文和骨刻文相联系处较多。刘凤君教授经过研究认为,彝文是一种古老文字的传承,它与骨刻文的关系非常密切:首先,骨刻文在今天淮河、黄河和辽河流域都有发现,特别是属古东夷地区的山东境内及周围地区发现较多。而彝文也称“夷文”,说明彝文和古东夷人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和史书记载远古时期东夷人大量迁徙西南地区的情况可互为证明。迁到西南地区的东夷人继续沿用骨刻文类型的字,几千年来虽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保留骨刻文以写实和指事为主的造字规律;其次,骨刻文多类似于绘画,笔画繁杂和简单皆有,用笔多用曲笔、弧笔和圆笔,也有直笔和折笔。彝文笔画也是少直笔,多曲笔和折笔,笔画类型复杂,保留了早期文字的特点;再就是,骨刻文和彝文有些字很相近,特别是骨刻文类似于树枝形的字,在彝文起源中就有树枝起源一说。所以,刘教授在研究骨刻文释读方法时强调“与彝文比较释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