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教授发现的“骨刻文”在专题研讨会上“亮了”
来源:2015-08-27 济南时报
骨刻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2005年,山东大学教授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认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起源之一,形成使用约在距今4600年~3300年之间,是中国文明灿烂5000年文化的有力佐证。在26日世界历史科学大会的专题研讨会中,刘凤君教授做了以“骨刻文的发现”为主题的发言,引起不少中外学者的关注。
[发现]命名为“骨刻文”,比甲骨文早千余年
据刘凤君讲述,2005年初,他在济南收藏爱好者那里见到一块上面有刻划的小骨头。“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划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就是这块当时看似不起眼的小骨头拉开了刘凤君发现一种古老文字的序幕。2007年,刘凤君鉴定昌乐县收藏的一批有刻字的骨头,他认定并及时宣布,这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500年——40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
刘凤君介绍,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田野考古发掘中已多次出土骨刻文,当时多数人认为这是自然形成的,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科学测试、考古发现及其个人的田野调查,他最终判定骨刻文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产生并开始使用,主要流行在龙山文化至商代,距今约4600—3300年之间。
[辨识]“龙”、“凤”与甲骨文一脉相承
刘凤君教授称,在骨刻文存在的1000多年的时间内,大体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大约距今4600年—3700年,特点是骨片上字数少,难有超过10个字的骨片,字的造型图画性很强;后期骨刻文大约距今3700年—3300年,这一时期骨刻文逐渐增多,一片骨头上十几个字常见,多的有50—60个字。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与甲骨文造型相似,证明后期骨刻文已发展成较成熟的文字。
在研讨会上,刘凤君现场向与会者展示了骨刻文,并讲述了骨刻文和甲骨文一脉相承的关系。骨刻文和甲骨文都是以骨头作为刻写载体,其流行年代的下限和甲骨文产生的年代前后衔接。刘凤君认为,这类一脉相承的文字成行布局始自于骨刻文,成熟于甲骨文,并发展成为中国文字主要的书写布局形式。
“一些文字,比如‘龙’、‘凤’‘尧’、‘舜’等,骨刻文和甲骨文中的这几个字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脉传承演变的关系。”刘凤君说,这也可以视作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演变出来的佐证。
骨刻文发现初期曾经引起媒体的关注,不过在学术界也有很多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毕竟一种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文字的发现需要更多的有力佐证和科学研究。
2013年,刘凤君教授以“骨刻文的发现”为题开始向第22届国际历史大会申报信息,并于2014年4月份接到了邀请函。“即便是从反对声音中,也能看出业内对骨刻文的认知度在向前推进。”刘凤君说,即便认定它是一种符号而不是字,也是骨刻文价值的体现,毕竟它记载了当时的很多信息。 (记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