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访中国骨刻文发现者、山东大学教授刘凤君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凤君是中国骨刻文的发现者,基于多年来对骨刻文的年代、章法布局等的系统研究提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判断,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日前刘凤君教授应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邀请,前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的演讲,他的演讲受到国外学者高度评价,博洛尼亚大学向刘凤君教授颁发“荣誉院士”证书。证书用英语和意大利语说明:“承认和表彰他在考古学上的杰出贡献,发现并研究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近日,就骨刻文的相关研究发现,刘凤君教授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是在怎样的机缘下发现骨刻文的呢?

  刘凤君:自2003年起,我开始“中国早期文字与书法艺术”的专题调查与研究。在搜集甲骨文和金文资料以及史前双墩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时期的陶器符号资料过程中,有一个问题经常令我沉入思考,就是双墩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陶器符号都距今约7000—4500年,而甲骨文最早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它们相隔一千多年时间里,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期。我相信这个时期肯定不是空白,应该有一种文字或一种符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就是甲骨文的源头,寻找这个时期的符号或文字就成了我课题研究中的主要内容。

  2005年3月,我在济南鉴定文物爱好者收藏的一块有刻划的小骨头。根据多年的考古和鉴定经验,当时我认定:“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划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2007年7月我又鉴定了文物爱好者收藏的一批有刻划的骨头,我也认定并及时公开宣布:“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500—40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

  当时我认定这些骨头上刻的是一种字,其主要根据有四点:1、这些骨头上刻写的字符很多,应该是一种文字记事现象;2、这些刻写文字符号多是人物、动物和植物的图象形符号,“书画同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解释;3、这些刻写文字符号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重复出现。已经出现成行刻字,有的几个字,有的十几个字,辞章已经出现;4、近些年在山东省桓台和临淄等县市,以及河南省郑州市和陕西省西安花楼子等地,都发现过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文字,遗憾的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经过广泛联系和深入田野调查,我进一步了解到在山东地区的淄博、济南和陕西关中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及江苏北部地区等许多远古文化遗址都出土这种刻写文字的骨头。由此我认识到,这种早期文字是当时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华夏族和东夷族等远古文化集团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文字。

  为了说明骨刻文与虫蛀和草根腐蚀以及骨花等骨头的差别,前几年我在田野调查时注意寻找这方面的实物。为了更进一步科学的说明这一问题,2010年9月,我将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出土的一块骨刻文委托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刘强教授做微痕分析。其微痕分析图有三点很清楚:第一,每一笔的刻写起笔都用力重,笔画粗,笔划在刻写过程中逐渐变细、变轻、变浅,笔划的两侧都留有运刀刻写过程中的锯齿状崩痕;第二,通过每笔的起笔和收笔、各笔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叠压及打破关系分析,这一字的笔划顺序自然,前后排列清楚;第三,这个字是从左向右用右手刻写。很明显是人工刻写的文字。

  随着视野的开阔和不断深入研究,我逐渐认为把其它地区出土的骨刻文再称为“东夷文字”或“昌乐骨刻文”已经不科学,应该直接定名“骨刻文”更科学。2009年9月我将其定名为“骨刻文”,开始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

  记者:如何判断这些骨刻文的年代呢?

  刘凤君:2007年7月,我根据考古类型学的器物类比法和出土骨刻文遗址的具体情况,对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刻文提出了推断其年代的7个根据。目前所掌握的骨刻文资料虽已远远超过当时的数量,但真正有年代可考、或有明确地层关系、或有直接科学类比年代的还是较少。

  我们主要以年代较为清楚的7处骨刻文资料为基础,再对其它骨刻文进行类比分析,我进一步认为骨刻文产生和使用的年代距今约在4600—2500年之间。其中很重要的“寿骨60”检测结果虽不能全面证明骨刻文年代历史,但它已处在推断年代的中间,为推断骨刻文年代距今4600--2500年奠定了科学基础。

  记者:您从这些骨刻文中可否看出其表现出一定章法布局?

  刘凤君:骨刻文多数一块骨头上刻写1—5个字,刻10个字左右的也占一定数量,10个字以上至几十个字的骨头也有一部分,“临骨3”和“临骨5”都刻写近百个字。其章法布局应是一种顺其自然又有初步开始形成共识的自由舒适型。大约有三种布局:单字布局、组合字群布局和成行布局。

  单字布局,是在一块骨头上只刻一个较大的字,或有的虽在一块骨头上发现数个字,但其中有的字单独刻在一个空位上,与周围其它字缺少密切联系,这是一字一局。

  骨刻文的组合字群布局很有特点,可初步分为字符组合和字符与图画符号组合两种形式:第一种,字符组合,是指在一定空位上,中间刻一至几个字符,周围再刻写一些字符。第二种,字符与图画符号组合。

  骨刻文出现的自上而下或横向成行布局非常重要,它是认定为中国早期文字的主要根据。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成行布局很难和今天的成行书写相类比,这种初始成行布局只能是大体的、接近的。这种成行布局的出现和逐渐发展,说明骨刻文已是具有辞章意义的文字。

  类似于骨刻文的字符与图画符号组合,在其它地区早期文字中也有很典型作品。201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整理浙江省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件石钺时,发现上面有刻写文字。其中一件在背面刻写了一小行规整的字符,惜已模糊。两件正面的刻划都分为两部分:其中占面积较多的是刻划图符,在一侧或左、右两侧刻写字符。这里刻划的图符,可能是一种写实或一种意想,周围的字符是对其说明和解释。
  记者:从这些骨刻文可否看出其字体造型?

  刘凤君:我根据所掌握的骨刻文资料分析,骨刻文字体造型大体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

  第一类,写实物象型。写实物象型骨刻文字主要是指人物和动物或近似人物和动物的符号型。这类字表达的意思可能主要是记录人们和各种动物的行动,也可能延伸到人类的思维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的各种关系。第二类,主干分枝型。这种字体造型很特殊,前后期皆有。其造型主要是由一根粗长主线为基础,然后在粗线的左右两侧分刻出一些短细线,类似于树枝形。细分析可以看出,它与今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特别是彝族所用文字相雷同处较多。第三类,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类。不但前期发现较多,而且后期发展的明显多于前两类。

  第三类骨刻文的造型和文献记载仓颉造字很接近。《说文解字叙》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鸟兽踩地,掌指形成的痕迹,很接近这类骨刻文。这类骨刻文也可能是远古人类对太阳崇拜的记录刻写。崇拜太阳而留下的各种艺术符号,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我国的岩画及新石器时期彩陶绘画和陶器刻划纹饰中经常见到太阳纹。

  记者:那么骨刻文和甲骨文是否有一定渊源?

  刘凤君:骨刻文与甲骨文有着传承发展的关系。

  (1)甲骨文产生于骨刻文的中晚期。骨刻文与史前陶器符号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特别是与距今6500—4500年的双墩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陶符关系更密切。目前发现商代甲骨文的地点主要有安阳小屯和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济南大辛庄甲骨文出土在商代晚期地层中,安阳小屯出土的甲骨文一般认为是盘庚迁殷至纣王270多年的时间内。甲骨文如始自盘庚时期,距今接近3300年左右,大约产生于骨刻文的中晚期。我们可先粗粗勾划出这样一个源流传承关系:双墩和大汶口文化陶符与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属直接的一脉传承关系。

  (2)骨刻文和甲骨文都以骨头为刻写载体

  骨刻文所用骨料以牛骨、猪骨和人骨为主,还发现少量的象骨、虎骨和鸟骨。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龙山文化时期的骨刻文,刻写前多不做刻削处理和修饰,龙山文化晚期以后的骨刻文做刻削处理和修饰的逐渐多起来,多是对动物腿骨和肋骨及人的肢骨和肋骨的两头修理整齐,有的直接刻写在骨器上。辽河流域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骨刻文,多制作成短柄箭头和长条形状,有的制作成骨刀和骨锥等形状。

  甲骨文虽仍用很多的牛、马、羊、猪、狗、鹿、虎等腿骨和肋骨,但最常用的是龟腹甲骨版和动物的肩胛骨。龟腹甲骨版用量很大,而且龟多产自南方。根据卜辞记载,商代所用的龟腹甲骨版主要是靠诸侯国进贡来的。甲骨文所用骨料在凿钻之前需细心修正,这是和骨刻文的区别之一。

  骨刻文在刻字之前,从所见骨头拿来即用,发展到部分处理修整,后到甲骨文规范为主要用修整精致的肩胛骨和龟腹甲骨版,而且龟都是南方进贡的。这是一个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说明骨刻文和甲骨文源流传承关系非常密切。

  (3)骨刻文中晚期的钻坑烧灼占卜刻辞为甲骨文所继承

  在骨头上钻坑烧灼的占卜祭祀活动,可能起源得较早一些,但占卜祭祀之后把占卜祭祀的内容和结果用文字刻写在同一块骨头上,应始自骨刻文。

  (4)骨刻文的成行布局直接影响甲骨文

  骨刻文的布局主要有单字布局、组合字群布局和自上而下或横向成行的布局。甲骨文的布局继承了骨刻文的成行布局,且发展得更为完美。甲骨文以顺书竖行为主,又多自右行起读,亦有自左行起读者,横向成行刻辞者亦常见,多自左向右顺读。这种成行布局,始自于骨刻文,成熟于甲骨文,并发展成为中国文字主要的书写布局形式。

  (5)骨刻文的象形字对甲骨文有直接影响

  骨刻文的造字主要有“六书”中的象形和指事两书。我将骨刻文字体造型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这三类字体都有象形的造字规律和指事的内在造字规则,多首先是象形,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到指事内容。

  从这些发现中可以判断,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中晚期出现的成熟文字,可视为骨刻文中晚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类型,归商王室祭祀专用。主要用龟腹甲骨版和动物肩胛骨作为刻写载体,由贞人专门刻写完成,而且前后程序规范有序,这一点可作分析研究骨刻文时参考。

  记者:在中国大地上,和骨刻文同时期的是否存在其他类型文字?

  刘凤君:我一直认为“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因为我相信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时期也可能已经产生文字。良渚文化是否已经出现文字,这也是自上世纪以来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1974年江苏省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鱼篓形陶罐上横向刻写的四个字符,引起了学术界极大重视。有的学者明确提出:良渚文化的刻划符号“基本上已脱离了具象的图画阶段,而进入了抽象性质的文字阶段。”浙江省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件石钺也刻写文字,而且是字符与图画符号的组合布局。良渚文化已是有文字的时期,只是有待专家们今后进一步分析研究刻字石钺和刻4个字陶罐出土在良渚文化什么时期的地层里或遗迹里面,进一步科学推断良渚文化文字出现和使用的具体年代。

  骨刻文主要是刻在各种骨头上的文字。骨刻文时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刻写在陶器和石器上的文字,但为数极少,和目前所见骨刻文的数量相比还不到千分之一。所以,北方地区这时期的文字是骨刻文时期。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这是骨刻文与良渚文化文字的主要差别。目前所知,良渚文化文字主要刻在陶器和石器上,现在发现的两件刻字石钺和刻4个字的陶罐等可能是良渚文化中晚期作品。因还缺乏对良渚文化文字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良渚文化文字以后至甲骨文产生之间10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发展和延续还不清楚,对甲骨文可能产生过间接影响,但目前所见几件良渚文化器物所刻文字还不是甲骨文的直接源头。

  骨刻文和良渚文化文字都是中国早期文字,南北互证,相益增辉,共同将中国文字史提前了1300多年。今天的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也正是傅斯年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东夷和西夏两大文化集团的活动区域,《史记》等文献记载的黄帝、炎帝、蚩尤和他们的继承人尧、舜、禹等都主要活动在这一时期的这些地区。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相对于东夷和华夏两大文化集团较独立的另一文化集团,应是上世纪40年代徐旭生先生提出的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集团中的南蛮文化集团。目前所见早期文字,骨刻文使用的范围广及淮河、黄河和辽河流域,这些流域可分为三个早期文明发展区,即东夷、华夏和东北辽河文明区。广大的南方地区,除良渚文化文字外,因为彝文和骨刻文关系很密切,西南苗彝地区也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早期文明区。我们可根据早期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中国早期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分为东夷、华夏、南方良渚文化(南蛮)、西南苗彝和东北辽河五个早期文明发展区。这五个早期文明发展区文字的发现与研究,把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高度发展文明的研究和争论引向了深入,也把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和产生问题的争论,从文明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及产生文明的主要内容作了实实在在诠释,把这段传说历史实证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学术界一般把文字的产生作为衡量文明的最重要标志。大约距今5000—4000年间,世界其它地区先后出现了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三个文明地区都产生了文字。我们传统认为中国文字始于距今约3300年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中国文字在甲骨文之前肯定有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唐兰先生早就指出:“远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已经很发展。”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和良渚文化文字的发现,使前代学者们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充分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清俐